邢以群: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将进入“突破孕育期” 预测2019

  2019年,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将进入“突破孕育期”,整体形势“冷热交加”,呈现出6大发展趋势。


创业热情不减

新时代的人们,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,可谓日益增长。美好生活全系于“健康”的稳固,由此促使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高涨。

医疗健康产业仍将是2019年经济发展中的亮点。尽管国内创新创业热潮已渐渐趋于理智,但未来这一领域的创业热情将依旧不减。

市场需求稳步增长

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持续高涨的同时,医疗健康产业相关的市场需求也将稳步增长,比如医美、体检、健康管理等。健康是人对其生命质量的关注,所以与此相关的健康需求也将不断扩展。

专业技术人才与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稀缺

在医疗健康领域,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存在稀缺现象。在2019年,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。

医疗健康是一个综合多学科的领域,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术教育的熏陶与积淀,还需要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,所以知识门槛较高。

通常情况下,培养一个医科人才,包括五年本科、三年硕士、三年博士、临床实习等,没有十余年,根本无法输送。而这种极慢的供应速度,将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市场需求。

那么,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又为何会稀缺呢?

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起步较晚,发展时间有限。目前,很多产业经营管理者是从其他行业过来的,其自身对这一产业并没有充分了解。而医疗健康产业又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,它和生命直接相关,利益相关者众多,政策关联度较强,因此备受政府管制。

这种政府管制是“因地施策”的,每个地区都有特殊性和差异性。如果产业经营管理者对这个行业的特性和市场不够了解,盲目进入只会迎来“烧钱而不自知”的结果。因此,需要对这类人才进行系统的培养,通过医疗政策解读、医疗健康产业特性分析等,培育对行业和市场理解充分的产业管理人才。

投资将回归理性

有了前几年冲动盲目投资带来的教训,投资者们渐渐发现,医疗健康行业并非想象中那样简单和充满暴利,其产出非常慢。因此,2019年起,投资将逐渐回归理性。

此外,从前收购医院是十倍的市盈率,2017年甚至达到了峰值——近50倍的市盈率。但“去杠杆”后,资金面被严重压缩,股市飘绿,投资者们自然更加谨慎。

政府政策出台将相对减少

一直以来,政府都高度关注医疗健康产业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。近两年来,政府出台了不少宏观调控政策,几乎把能实行的“大方面、大范围、大动作”的指导意见、文件或政策都出台得差不多了。2019年,除社会医疗保险外,政府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大型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将相对减少,甚至可能出现相对的“真空期”。

政策出台后的下一个步骤就是“实干”,这涉及细则的酝酿、实践试点的支撑、行动的深入等。但行动很难量化,细则也需要较长的酝酿期,这一切的实现,都非短时间内能完成的易事。

创新实践可能会减少

受体制和改革已进入“深水区”的影响,2019年,医疗健康领域内的创新实践或将减少。

如今诸如挂号、在线支付等简单浅层的改革已经完成,接下来要做的是更艰难的深层次改革。因此,相应的创新实践或将进入“深水区”,从而相对减少。与此同时,该领域内的创新难度也将增加。

综合上述六大趋势,2019年是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“突破孕育期”。虽然“大”动作相对减少,但市场和需求依然不断增长。政府重在落实已出台的政策,企业、医院的创新实践重在寻找突破口,医疗健康行业在为下一次的“飞跃”酝酿和积蓄能量。


(以上内容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整理自现场访谈)
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